培生携手东北财经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,正在以深度的跨国协同,重构人才培养的逻辑与路径。这个合作不是简单的资源堆叠,而是一种以共同愿景驱动的生态建设:以课程共建、教师互访、学术研究协作为核心,以语言能力与专业素养的“双轮驱动”为抓手,致力于把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与专业并进、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体验。
在课程层面,三方共同设计并实施跨学科、跨文化的学习模块,覆盖金融、数据科学、国际贸易、企业管理等领域。通过联合授课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、真实案例分析与跨国团队协作,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在真实语境中磨练语言表达、跨文化沟通与全球治理意识。
课程设置既有学科深度,又具备国际化广度,确保学生具备在全球化工作环境中的竞争力。双方学校还建立了学分互认与联合学位的初步框架,使学习路径更具灵活性与连续性,打破了单一院校、单一学科的地理与学术边界。
在教师队伍方面,合作方推动教师互访、联合授课、共同研修与研究开发。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在共同备课、跨校授课中碰撞思想、相互借鉴,形成稳定的教学共同体。教师不仅提升了跨文化教学技能,也在教育技术、评测方法、学术研究等方面获得共同成长。跨区域的学术交流与协同研究,为学校带来新的研究议题与方法论,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与成长舞台。
在语言测评创新方面,三方共同打造面向学习过程的评测体系。以培生语言评测理念为基础,结合自适应测评、口语与写作的智能评分、学习进度数据分析仪表盘等工具,构建一个“学习即评测、评测促学习”的闭环。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的获得语言能力的即时反馈,教师据此动态调整教学策略,形成个性化学习路径。
评测与学分、证书体系相互嵌合,力求在校园内外都形成统一、可信的语言能力标尺,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提供可靠的语言前提条件。
在国际化机会层面,合作项目将推动短期交换、联合培养、跨境实习和科研合作等多轨发展。学校通过与ANU及其他国际伙伴的进一步对接,提升学分互认的覆盖面与深度,扩大毕业生的国际流动性。与此企业参与会逐步进入课程设计、实习安排与职业发展指导环节,使学习成果能无缝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。
这样的生态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更快进入跨国企业、跨境金融机构等领域,也让教师与研究人员在真实世界场景中验证理论、推动前沿研究。
总体而言,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建立一个可持续、可扩展的国际化教育生态。通过课程、评测、与产业三位一体的协同运行,东北财经大学的教育资源将被放大,ANU的全球学术与行业资源将更高效地落地到区域教育场景中。未来,随着更多学科的接入、更多国际合作伙伴的加入,以及评测体系的不断迭代,教育生态将持续演进,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又面向全球的育人模式。
联合治理机构包括一个由三方共同组成的联合管理委员会、若干工作组(教学、评测、研究、国际交流等)以及数据伦理与安全委员会。这些机构以透明、协商、以证据为基础的方式,推动课程资源共享、评测方法更新、数据使用规范化,从而保障参与各方权益与学习质量。
在评测与学习路径方面,创新将体现在测评的“过程化”和“结果导向”上。自适应测评将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动态调整难度与内容,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同步提升语言能力。口语与写作评测将结合AI辅助评分与人类评审的双重机制,确保评价的准确性与公正性。评测成果将与数字证书、微学位、学分互认等形式对接,形成可持续的学习证书体系,提升学生跨校、跨国继续教育与职业发展的灵活性。
这种评测-认证的创新不仅服务于校园,也将对行业招聘产生积极影响,使企业能够更快速、准确地识别具备国际化沟通能力的人才。
产业协同贯穿在整个教育生态的各个环节。企业参与课程设计与评测标准设定,提供真实项目案例、行业数据与实习机会,促进学习内容与职业需求的对齐。企业导师与学术导师共同参与课程评估、职业发展指导与招聘环节,帮助学生将语言能力与行业技能有效结合,提升跨文化协同工作与国际项目执行的实际能力。
区域和全球企业的参与度提升,也将为学校带来更多研究资金、创新资源与国际化就业机会。
在师资与研究方面,教师培训将成为持续性的重要内容。通过定期的跨校培训、学术交流、教育技术研究与数据分析技能提升,教师将具备更强的跨文化教学能力、语言评测设计能力与教育科技应用能力。研究方面,将建立联合实验室和数据平台,推动语言测评、学习科学、教育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落地,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规模化的教学工具与评测系统。
这些努力不仅提升教师专业发展,也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与研究机会。
实施路线与阶段目标方面,初期重点是建立联合课程集、评测模块和数据分析平台,形成示范性课程与评测案例;中期扩大学科覆盖、深化国际合作网络、完善学分互认与认证体系;后续实现跨校资源共享、跨区域推广与国际化人才培养闭环的全面运行。这一阶段性安排兼顾稳健推进与创新探索,确保制度、技术与教学实践协同发展,逐步把国际化教育生态从试点走向规模化。
面向未来,三方将持续扩大参与主体与地理覆盖,吸引更多学生、教师、行业伙伴参与进来,构建更广泛的国际教育共同体。除了传统学科的扩展,数字化学习、人工智能在语言测评中的应用、跨文化沟通的高级训练等新领域也将进入课程与评测体系。通过持续的迭代与实践,我们希望这套教育生态成为可复制、可扩展的范式,为更多高校提供可借鉴的路径,为地区与国家的国际化发展注入持续动力。
如果你是正在规划国际化学习路径的学生、希望提升教学与评测能力的教师、或寻求高质量国际化教育合作的企业与机构,欢迎关注并参与这场教育创新旅程。让我们共同推动语言测评成为学习的利器、把国际化人才培养变成可持续的现实。未来已在路上,与你一同走得更稳、更远。